江沙百科

五月病是什么意思(有一种病叫“五月病”,人人易感)

时间:2024-11-06 09:22:36

有一种病——叫“五月病”,又称季节性懒惰症候群。在春夏之交的五月份,因为理想期许和现实差距,人际关系没有达到预定状态,而产生的厌倦易疲乏的情绪问题。

这种病的基本症状是情绪低落、苦恼忧伤、兴趣索然。主要表现为饮食习惯改变、失眠,对履行社会职责有抵触感、极度疲劳、反应迟钝或敏感。

但在医学专业和临床上,并没有这个说法。

  • “五月病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
  • 五月都有哪些高发传染性疾病?


“五月病”或与这三大因素有关

① 忽冷忽热,影响情绪

专家分析,五月情绪不好,主要还与天气有关。这段时间寒暑不定,气温冷热变化大,日照时间也一直在波动,这种情况下,人体内分泌也会受影响,导致情绪上发生变化。

② 压力过大,容易失眠

季节交替的五月,人体身心比较敏感,一些心理或精神有障碍的患者病情容易加重。又逢工作跳槽高峰、学生毕业就业等外部压力,更容易失眠和烦躁。

③ 湿热导致消化功能衰退

“五月病”不但表现在心理上,也体现在各种身体反应上。春夏之交,随着雨水的增多,人体较容易出现湿热、消化功能衰退,容易没胃口、嗜睡,感觉整天都困倦乏力。

不但消化系统受影响,身体其他功能也不好受。代谢功能低潮期,免疫系统正在慢慢苏醒,一旦受到外界干扰,就很容易发生紊乱,这或许也是四五月份非常容易过敏的原因。


要当心的3大高发传染性疾病

五月,要当心的高发传染性疾病,大致有三:

01 肠道疾病

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主要在夏秋季,一般从每年四、五月份开始发病率快速上升,七、八月份达到顶峰。

主要表现有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,严重的腹泻可以引起身体重度脱水,伴有发高烧、全身酸痛、昏迷和休克,甚至有生命危险。

02 麻疹、风疹、流行性腮腺炎

根据我国麻疹、风疹、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,在我国,3~5月是麻疹和风疹的高发季节,流行性腮腺炎在4~7月发病高峰形成。

这三种传染病是春季高发的传染病,传播途径均为呼吸道传播。各自特点如下:

· 麻疹

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、流涕、咳嗽等症状,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,而后遍及全身,大约持续4~7天,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。

· 风疹

主要症状是发热、全身皮疹,常伴有耳后、枕部淋巴结肿大。多见于5~9岁的儿童,成人也可能感染风疹。

· 流行性腮腺炎

主要表现为发热,伴有头痛、畏寒、倦怠、食欲不振等症状,其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,并伴有疼痛。

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(成年人感染后几乎无临床症状)。我国每年4~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。

手足口病潜伏期约为2~10天,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、食欲不振、疲倦或咽喉痛。发热1~2天后,在舌头、牙龈和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,出现水疱;手、足、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、疱疹,痛感明显,初期为细小红点,后形成溃疡。

这3类人群,该如何防患高发疾病?

01 情绪低落的患者

面对“五月病”或者春夏之交这种情绪变化时,应多运动、多晒太阳来调节情绪。运动流汗能让情绪稳定;晒太阳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和内分泌的平衡。

出行前,应提前了解气象信息,依气候变化增减衣服。注意劳逸结合,生活有规律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
02 有过敏史的患者

有过敏史的人,尽量少去花草、树木茂盛的地方,不要随便去闻花草。外出郊游时,最好带上抗过敏药品,戴上帽子、口罩和穿长袖的衣物,尽量避免与花粉直接接触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。

03 抵抗力弱的患者

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麻疹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等,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

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、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,勤洗、勤晒衣服和被褥;打喷嚏、咳嗽时,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,避免脏手接触口、眼。

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特别是症状较重的病人应及时早到医院就诊,避免发生交叉感染。